瓷器釉面"冰裂纹" 台学者:源于宋代、流行于明代 Oct 2nd 2018, 05:06 【大纪元2018年10月02日讯】(大纪元记者陈懿胜台湾台北报导)"碎器"是指瓷器釉面有"裂纹",又称"开片"、"冰裂纹",是因为胎和釉的膨胀系数所造成的物理现象,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教授谢明良发现,中国对于瓷釉"开片"的工法最早可追溯到宋代,在明代甚至成了时尚的符号,同时"开片"也可能引发欧洲人对马赛克、彩色玻璃镶嵌画的联想,也可能启发日本和服等手工艺制品的"冰菊"或"冰枫"纹饰。 "碎器"原是在烧制时瓷器釉面的一种自然开裂的现象,在陶瓷史上是一个美丽的偶然,但在掌握开裂的规律好,瓷釉的开片纹理因此渗入社会各个阶层许多门类的工艺品。 在科技部经费支持下,谢明良发现,从文献及图像资料的研究,明代人非常喜爱"碎器",而其所以赏鉴碎器,其实是因为开片釉瓷正是一器难求的宋代官窑,晚明文人对于以宋代官窑为主的宋代名窑作品开片现象有独到的观看或诠释方式,因而引发了碎器的风行。 谢明良表示,宋代官窑或宋元之际的所谓"哥窑"正是开片瓷的代表,到了明代,不仅瓷窑开始仿制"碎器"效果,开片纹理甚至成了时尚的符号,也是各不同质材工艺品争相表现的图纹,以致于家俱窗格、壁面贴纸也流行大小相错的开片纹理。 除了中国之外,日本也鉴赏碎器,不仅如此,输出到欧洲的中国外销瓷当中也可见到碎器。谢明良认为,中国碎器及其图像除了引发欧洲人"马赛克"的想像之外,彩色玻璃镶嵌画可能也是他们联想的对象;日本人非常喜爱碎器,包含日本和服等手工艺制品的"冰菊"或"冰枫"纹饰,可能也是受到"碎器"的启发。 责任编辑:叶琴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